羅國杰《倫理學》(修訂本)教材筆記和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1章 倫理學的對象、方法與任務
1.1 復習筆記
1.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2章 道德的起源與本質
2.1 復習筆記
2.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3章 道德的結構、功能和運行機制
3.1 復習筆記
3.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4章 道德的歷史發展及其規律性
4.1 復習筆記
4.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5章 道德原則
5.1 復習筆記
5.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6章 道德規范
6.1 復習筆記
6.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7章 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系及道德要求的層次性
7.1 復習筆記
7.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8章 職業道德
8.1 復習筆記
8.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9章 愛情、婚姻和家庭道德
9.1 復習筆記
9.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10章 人生觀和人生價值
10.1 復習筆記
10.2 復習思考課詳解
第11章 道德選擇
11.1 復習筆記
11.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12章 道德行為和道德品質
12.1 復習筆記
12.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13章 道德評價
13.1 復習筆記
13.2 復習思考題詳解
第14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
14.1 復習筆記
14.2 復習思考題詳解
作為羅國杰主編的《倫理學》的學習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特點:
1.整理教材筆記,濃縮知識精華。本書每章的復習筆記均對本章的重難點進行了整理,并參考了國內部分高校教師授課的課堂筆記。因此,本書的內容基本上濃縮了該教材的所有知識精華。
2.詳解課后習題,鞏固重點難點。本書參考大量相關輔導資料,對羅國杰《倫理學》的課后復習思考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并對相關重要知識點進行了延伸和歸納。
一、倫理學
1定義
科學的倫理學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以道德為研究對象的獨立科學。
2倫理學的重要性
(1)倫理學的研究總是同人類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密切相關。
(2)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總的要求下,加強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研究,對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促進我國五個現代化的發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研究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對于分析、解決我國當前倫理道德建設中的各種問題,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更迫切的現實意義。
二、倫理學的對象
1人類道德思考的發展與倫理學的產生
(1)以中國為例
①有關“道德”
a.在中國,人們的道德思考可以上溯到殷商時期。當時,“德”的意義比較廣泛,還沒有從當時的意識形態中分離出來。
b.西周初期,“德”字已包含著“按照社會規范去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在早的典籍中,“道”表示事物運動和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的認識,踐履后而有所得。
c.道、德二字連用,成為一個概念,始于春秋戰國時的《管子》《莊子》《荀子》諸書。荀況說:“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钡赖录粗溉藗冊谏鐣钪行纬傻牡赖乱幏?、道德境界和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原則和規范。
②有關“倫理”
從中國的詞源涵義來看,“倫”是輩、類的意思,“理”是條理、道理的意思。
a.孔子的《論語》集中論述了在當時社會的道德范疇、道德原則和各種行為規范,是世界上早的一本規范倫理學著作。
b.倫理二字連用,早見于戰國至秦漢之際的《禮記·樂記》,“樂者,通倫理者也?!痹谶@里,“倫理”已經表示有關道德的理論的意思。
(2)以西方為例
①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出現的ethǒs一詞說明,古希臘人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對倫理道德問題進行思考。
②公元前5世紀,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特別注意對善的研究,甚至專門以青年的道德教育作為他們的道德思考的主要內容。
③公元前4世紀,亞里士多德構建了一個形容詞“ēthicos”(倫理的),命名了一門新的學科“ēthika”(倫理學),由此創建了一個完整的學科——規范倫理學。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是古希臘哲學家倫理思考的卓越的成就。
④在西方,自亞里士多德之后,倫理學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受到哲學家的重視。
⑤斯多亞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均將哲學分為三個部分,即物理學、邏輯學和倫理學。
a.伊壁鳩魯學派認為,學習物理學與邏輯學是為了研究倫理學所采取的必要手段。
b.斯多亞學派認為,倫理學是學習哲學的終目標。
在古希臘,倫理學不僅是哲學的一個分支,更是哲學的核心。
2對倫理學研究的不同理解
總的來看,絕大多數的倫理學家都認為倫理學是以道德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
(1)從研究類型看
①以道德規范為對象,從而形成所謂的規范倫理學,強調倫理學是一門理論科學,或者說是一門道德哲學,因此,倫理學應當去構建一定的范疇體系。
②以實際應用為目的,強調道德原則與規范的實際應用的應用倫理學。
③以邏輯語言為對象,20世紀以來在英美等國出現了元倫理學。
(2)從研究內容看
①倫理學是研究“善”或“至善”的科學。
②倫理學是研究“義務”“責任”的科學。
③倫理學是研究“幸?!钡目茖W。
④倫理學是研究人生價值的科學。
⑤倫理學是研究道德行為或道德品質的科學。
⑥倫理學是研究善惡判斷的科學。
⑦在歐洲中世紀,神學家們把上帝和神學的德性作為倫理學研究的對象。
(3)道德概念
①道德是調節人和人之間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②道德規范是一種他律和自律相統一、甚至是一種自律的規范。
③道德作為一種社會范疇,屬于社會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它又必定成為一種特定的社會現象。
(4)道德現象
①概念
道德現象是指由人類現實生活中由經濟關系所決定,用善惡標準去評價,依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維持的一類社會現象。
②內容
道德現象所包含的內容是很多的,為了研究的必要,一般來說,可以把道德現象分為三個方面,即道德活動現象、道德意識現象和道德規范現象。
a.道德活動現象
主要指人們在生活中依據一定善惡觀念進行的、運用善惡標準評價的群體活動和個體行為(包括道德評價、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一種活動。
b.道德意識現象
主要指在道德活動中形成并影響道德活動的各種具有善惡價值標準的思想、觀點和理論體系的總稱。
c.道德規范現象
主要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評價和指導人們行為的準則,符合這些準則的思想和行為就是善的,而違背這些準則的思想和行為就是惡的。
對道德現象的劃分是相對的,是依據對道德現象的不同理解而有所不同的。
③道德現象的內在關系
a.道德現象的各個部分之間是緊密聯系的。
b.道德活動是形成特定道德意識的基礎,并能使已形成的道德意識得以鞏固、深化和提高。
c.道德意識對道德活動具有指導和制約作用。
d.道德規范是人們在一定的道德活動和道德意識的前提下進行形成和概括,并約束和制約著人們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活動的規范,集中體現了道德意識和道德活動的統一。
④道德現象的作用
道德現象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或價值觀,指導和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活動,并在社會實踐,形成人與人之間形成一定的道德關系。
3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就是道德和利益的關系問題。
(1)倫理學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
①經濟利益和道德的關系問題,即是經濟關系決定道德,還是道德決定經濟關系,以及道德對經濟關系有無反作用的問題。
②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的關系問題,即是個人利益服從社會整體利益,還是社會整體利益從屬于個人利益的問題。
總之,倫理學的一切問題,都是圍繞著上述基本問題的這兩個方面展開的,同時也是在不斷解決上述基本問題的過程中發展的。
(2)判定方法
①對于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倫理學說或倫理思想,不能簡單地判定它是反動的或落后的。
②需要作歷史的、具體的分析,首先看它們是如何解決倫理學基本問題的,其次看它們代表的階級在社會發展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它們在社會實踐中所起的作用。
三、倫理學研究的方法
1一般的科學方法
(1)唯物辯證法(根本的方法)
①概念
唯物辯證法是從物質世界、人類社會和人類思維的發展中所概括出來的完整、深刻而無片面性弊病的關于發展的研究方法。
②內容
a.唯物辯證法強調,整個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們的精神世界的發展,都是由于內部的自我運動的矛盾而發展變化的,是新事物不斷代替舊事物的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b.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作為一個統一體,是由其內部的矛盾斗爭而發展變化的;同時,它又必然受到外部各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
c.唯物辯證法認為,一切事物的發展和變化,都是一個從低級階段到高級階段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同時又是一個螺旋式上升,不斷循環運動的過程。
(2)控制論、系統論和信息論等
控制論、系統論和信息論,作為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成果,確實為許多新的科學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①具體作用
a.系統論對人們從整體性和綜合性上去掌握事物和現象有一定作用。
b.信息的相互作用,對于從信息的相互影響來把握事物有一定作用,從而對當今科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等等。
c.控制論、系統論和信息論對于我們研究道德現象的內外機制與各種道德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②控制論、系統論和信息論與唯物辯證法的關系
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的許多原理都是對唯物辯證法的豐富和補充,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特殊作用。
2社會科學的方法
(1)概念
社會科學是同自然科學相比較而言的,它是以社會現象為對象的一門科學。
(2)類型
①歷史研究法
a.歷史研究法是社會科學的重要方法。
b.道德現象作為社會現象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在歷史中不斷變化發展的。因此,考察人類社會的道德現象,重要的就是要把道德現象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中,特別是要放在當時的經濟關系和政治制度、文化形態中來進行研究。
c.歷史研究法要求人們在研究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時,還必須注意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
總之,歷史研究法要求我們在研究道德現象時,絕不能孤立地、靜止地進行,必須認真考察道德現象的各種內外機制,考察各種機制的相互聯系和影響,并從道德現象的發展變化上來分析研究。
②階級分析法
a.階級分析法是各門社會科學的基本方法。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有不同利益,因而形成不同的道德規范。
b.遵循階級分析法,把握社會存在著階級劃分這一客觀事實,并把它作為基本線索,才能透過社會現象找出道德發展的規律。
c.在我國現實社會中,剝削階級的道德影響仍不可忽視,在道德領域內的階級斗爭,也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倫理學的研究中,階級分析的方法仍然是必須堅持的。
d.我們既要反對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宣揚超階級的全民道德,又要根據客觀上已經變化了的各階級之間的狀況,從實際出發,恰如其分地分析實際生活中的道德問題。
③理論聯系實際法
a.理論聯系實際法是一切社會科學基本的方法論原則。
b.要注意從歷史和現實的道德關系出發,從其中引出道德的特有規律。
c.由于實際本身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在理論研究中,就應當特別注意正在發展變化中的實際。
3作為具體科學的倫理學的特殊方法
(1)價值分析法
對倫理學的研究來說,價值分析法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①倫理學是一門有關善的價值的科學,因此,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對人和人的關系、對自己、他人和社會方面,價值的有無、大小是倫理學所特別要研究的。
②盡管不同利益的人對善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只有代表歷史進步的先進力量的個人或群體的認識與評價,才真正是善的。
(2)科學抽象法
對道德現象進行價值分析,必須運用科學抽象法。要使道德思考從現象到本質,從實然到應然,得出正確的價值目標和價值標準,不是簡單的直接的對事實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過程。
(3)結合使用推己及人和自我省察的方法
①推己及人是指由自己的特殊需要、愿望和追求,推想到他人的需要、愿望和追求,從而體察和理解他人,自覺地調解自己和他人的關系。
②運用正確的自我省察所得到的認識,把這種認識同人們的道德活動聯系起來,并用道德活動來檢驗,從自我省察中所得來的認識。
(4)從對倫理學的研究來說,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中有許多具體的方法是有借鑒作用的。
(5)運用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中的某些方法。
四、倫理學的任務
1科學地論證和闡述道德的起源、本質、發展及其規律
(1)有關“道德”的觀點
①馬克思主義強調,道德不是脫離歷史發展的一種抽象的觀念,而是經濟基礎的反映。
②同時,道德關系作為經濟基礎之上的一種思想關系,又同其他關系(政治關系、法律關系等)交互發生作用。
(2)道德的發展歷程
人類道德的發展經過了一個從全民道德到階級道德,后又向全民道德發展的歷程。
(3)倫理學的做法
①倫理學要全面地考察人類歷史上各種道德類型的演變,從而揭示出道德的社會本質,探索出道德的必然發展規律。
②特別著重探討共產主義道德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和歷史必然性,著重研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道德的基本特點,從而指導人們的道德生活。
2概括和闡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德的規范體系
(1)共產主義道德內容
①廣義
共產主義道德包括:萌發于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無產階級道德;在社會主義階段的社會主義道德和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共產主義道德。
②狹義
它只是指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道德,或指社會主義階段中一種對共產黨員和先進分子所要求的道德(同時也向全體人民進行宣傳教育)。
(2)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道德的區別和聯系
①社會主義道德是共產主義道德的基礎,共產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發展的必然趨勢。
②社會主義道德本身是發展的,它包含著共產主義道德的因素,并終為共產主義所代替。
(2)倫理學的性質
①倫理學是一門規范科學
它的根本道德原則與道德規范與人們的公共生活準則等方面共同構成一個社會或一個階級的道德規范體系。
②須闡明社會規范體系中的許多辯證關系和理論問題
依據社會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人和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在歸納和概括社會的道德原則體系的同時,倫理學還必須闡明社會規范體系中的許多辯證關系和重要的理論問題。
3研究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人的成長規律
(1)倫理學是一門有關于人們的品質、行為和修養規范的科學
倫理學既是一門理論科學,又是一門有關于人的品質、行為和修養規范的科學。要使倫理學的研究受到社會的重視,必須依據一定階級或階層的要求,運用特定的原則和規范,采用必要的教育和修養方法,來陶冶品性,提升氣質,從而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2)具體做法
①為了有效的發展商品經濟,必須而且應當鼓勵人們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正當而有益的盈利和競爭。
②應當同時努力去抵制、譴責那種唯利是圖、損人利己和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的思想和行為。
4批判舊道德,更新舊觀念
(1)對歷史上的一切舊的道德理論進行科學的分析、批判,鑒別其精華和糟粕,繼承其科學合理的因素。
(2)盡快地形成有利于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新的倫理觀念、道德品質和輿論力量,以保證五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3)破除阻礙社會主義五化建設的舊觀點,提倡和樹立“四個有利于”新觀念,培養大膽開拓、發奮有為、自立自強、忠于人民的四有新人。
(4)保持艱苦奮斗、勤儉建國、自力更生等優良道德傳統并將其發揚光大。
(5)在更新觀念、改造風尚和建設新道德的過程中,要注意同封建階級、資產階級等一切剝削階級的思想劃清界限,防止舊道德泛起。

歡迎來羅國杰《倫理學》(修訂本)教材筆記和復習思考題詳解的頁面,由北京眾合育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為您提供,聯系電話是18610157382。